管理精髓三要点:抓重点、铸亮点、定节点

发布时间:2025-04-11 15:34:49     阅读:7438

在日常管理工作中,执行力问题屡见不鲜,团队常常陷入不知 “干什么” 或 “怎么干” 的困境。通常所说的管理,由 “管” 与 “理” 两部分构成。“管”,即规范、要求与目标;“理”,则是梳理、路径与激励。

若想提升执行力,就得借助 “管” 和 “理”,明确目标,即管理者在一定时期内最期望达成之事;梳理实施路径,也就是管理者要制定可量化的指标,以此推动目标的实现。

在实际工作中,无论是推进项目、举办活动,还是领导业务团队,都会面临诸多事务与问题。对于管理者而言,发现问题已不再是能力的体现,能够迅速从繁杂问题中找出最亟待解决的重点工作,才是真本事。

然后,这还远远不够,能够带领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出色完成任务,将重点工作做出彩,才是优秀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。这便是管理者带领团队提升执行力、达成目标的 “抓重点、做亮点、定节点” 的 “三点式” 管理法。

抓重点

“抓重点”,实则是制定阶段性目标,即从众多问题中筛选出当前阶段最需解决的问题,集中资源与人力全力攻克。重点工作数量宜控制在 3 - 5 个,过多则难以聚焦,易导致一事无成。

重点工作必须与更高层级的组织目标紧密相连。若为分公司目标,需考虑集团目标;若是部门目标,制定时则要着眼公司整体目标。

所以,工作重点的确定,本质上是明确上一级组织期望你和团队完成的工作,换言之,即思考你和团队的工作如何能为公司创造价值。此外,重点工作必须达成共识。目标需在管理者与员工充分沟通后形成一致意见,未达成共识的目标不能称之为目标,目标设定以达成共识为最终目的。

“三点式” 管理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沟通工具,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应了解整体目标,并制定自己岗位的目标。如此一来,任何员工都能明晰每个阶段个人与团队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。

做亮点

做亮点,可理解为将重点工作细化为具体指标,并进行分解与实施。也就是说,为实现阶段性目标,团队必须明确具体行动。

这些行动若取得成功,便成为工作中的亮点。这些行动必须能够直接实现目标,且以产出或结果为导向、可衡量,数量同样不宜过多,每个目标对应的具体指标和动作一般不超过 3 - 5 个。确定指标后,为实现工作亮点,就要围绕具体指标分解任务。每项指标会衍生出一系列任务,分配给不同同事负责。

关键指标负责人需组织协调团队相关成员组成项目组共同完成任务。因此,关键指标负责人应是团队中的重要成员(通常为部门负责人或核心骨干),而企业管理者此时的重要任务就是为他们提供支持与服务,助力实现工作亮点。

团队能否围绕关键指标做出成绩、打造亮点,关键在于对目标进行指标量化并寻找实施路径时,严格遵循 SMART 原则,即目标必须是具体的(Specific)、可衡量的(Measurable)、可达成的(Attainable)、与其他目标相关联的(Relevant)、具有明确截止期限的(Time - bound)。

定节点

定节点涵盖三个层面。

第一个层面是时间节点,即 SMART 原则中的任务截止期限。明确的时间限制能有效督促团队成员按时完成任务,避免拖延。

第二个层面是确定责任人。每项核心指标都要有负责人,由其将派生出来的一系列任务指派给团队中的具体成员,确保事事有人做,件件有跟踪。这样能保证团队中每位成员的工作都与核心指标相关联,都服务于核心指标的完成。

第三个层面是定期回顾总结。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:季度或年度结束时,负责人提交的工作总结与期初规划差异较大。

一般来说,部门战略或架构不会频繁发生重大变化,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负责人规划能力不足。因此,更高层级的管理者有责任带领各负责人定期回顾总结,提升大家的规划能力。

结语:

综上所述,“抓重点、做亮点、定节点” 的 “三点式” 管理法,通过明确团队阶段性工作重点并与成员达成共识,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实现指标和实施路径,细化为一项项具体任务,明确专人负责,按时间节点完成,并定期总结完善,以此提升团队规划能力,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。

该方法的实施,能让管理者清晰简洁地提出当下最需开展的工作,让团队成员清楚知晓要做什么、怎么做。同时,依据节点完成情况实施激励奖惩措施,使团队每位成员都具有强烈的目标感,能够集中精力和资源朝着共同目标努力,减少内部消耗,提升工作效率,进而增强团队行动力。

2025-04-11 15:34:49
来自:滕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
服务机构征集

最新通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