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7-28 14:43:56 阅读:3102
中小企业的管理,50%靠人情,50%靠制度。
管理学大师彼得・德鲁克说:“管理的本质不是控制,而是释放人的潜能。” 这释放潜能的钥匙,一半是制度的规范,一半是人情的温度。
先说说人情这事儿。中小企业就几十号人,中午食堂一起扒拉盒饭,谁家里孩子发烧、谁房贷压力大,彼此都门儿清。上个月我去一家服装厂,老板说车间组长老张母亲住院,他直接给批了10 天假,还让财务多转了 2000 块慰问金。你猜怎么着?老张回来后带着班组连赶了三批急单,愣是把耽误的工期全补上了。
马云说:“员工离职,要么是钱没给够,要么是心受委屈了。” 对中小企业来说,钱可能没法和大公司比,但暖心的人情能补上这块短板。
这种暖心的事儿花不了多少钱—— 员工生日订个蛋糕,暴雨天让家远的早点走,新人入职时带他吃顿工作餐。但记住一条:人情是润滑剂,不是保护伞。我见过最糟的例子是个广告公司,老板跟策划总监是发小,那人天天下午才来,方案改三遍还出错,最后整个策划部都跟着磨洋工,半年走了4 个骨干。对懒人讲人情,就是对勤人耍流氓,这账咱得算明白。
任正非说的:“慈不掌兵,善不理财。” 无原则的纵容,其实是对团队最大的伤害。
再说说制度。哪怕你公司就5 个人,也得把丑话说在前头。我给一家初创科技公司当顾问时,他们先定了三条铁规矩:客户对接必须在工作群报备、提成按月结算不拖欠、代码提交前必须过测试。就这三条,半年没出现过抢客户、算错钱的纠纷。
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有个“管理三要素”:搭班子、定战略、带队伍。这 “搭班子” 的核心,就是用制度把权责说清楚。
有老板总说“制度太复杂怕执行不了”,其实咱中小企业的制度越简单越好。先解决最容易吵架的事儿:比如 “谁先联系的客户就算谁的”“加班 3 小时能换半天调休”“报销单三天内必须审批”。这些白纸黑字的规则,比你天天当裁判省心多了。制度不用完美,能解决80% 的扯皮就行。
关键是怎么把这俩捏到一块儿。我观察过做得好的企业,都有个共同点:用制度守住底线,靠人情激活活力。
月初开例会,把这个月要完成多少业绩、每个人的分工一条条列清楚—— 这是制度;月底业绩达标了,带着团队找个小馆子搓一顿,聊聊家里的难处、工作的瓶颈 —— 这是人情。
新人刚来,先让老员工带他熟悉报销流程、客户对接规范—— 这是制度;要是新人第一次独立谈客户搞砸了,别上来就批评,递杯热茶说 “我头回谈客户时比你还惨”—— 这是人情。
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提出“阿米巴经营”,核心就是 “量化分权”,既用数据制度明确责任,又用 “敬天爱人” 的理念凝聚人心,这和我们说的“刚柔并济” 其实是一个道理。
说到底,咱中小企业的管理没那么多弯弯绕。太讲人情,团队会散;只讲制度,人心会冷。就像老木匠做桌子,先得有四条腿撑住(制度),还得有榫卯结构让它结实(人情)。
最后送各位老板一句话:管理不是选A 或选 B,而是用 A 兜底、用 B 升温。把这层关系理顺了,团队才能既不散架,又有干劲,团队才能行稳致远。